音乐剧《猫》之随想

发布时间:2018-06-01 撰稿人: 郑家明

1981年511日,安德鲁·洛伊德·韦伯的作品音乐剧《猫》在伦敦首演,从此一炮打红,并凭难以打破的票房纪录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最成功、连续公演最久的音乐剧。15种语言、30个国家、300座城市、8100万观众、20000多场演出,每一只“猫”都是经典。

偶然间在手机上看到这样的推广---“一生必看的时代典藏,全球亿万人的永恒回忆”,顺着自己的好奇心,映入眼帘的就是音乐剧《猫》。自己平时喜欢唱歌,但是从来没有接触过音乐剧,很是好奇,想去现场一探究竟,于是和“猫”的缘分就定在526日的午后了。

进入场馆,一下子就看到舞台上面堆放着数不清的牙膏皮、碎碟子、坏信用卡、汽水罐、废弃的汽车等各式垃圾;从天而降的大鞋、巨型下水道口、通向天国的长廊,随着场馆灯光慢慢变暗,这些大大小小的道具在全电子控制下制造出让人瞠目结舌的视觉效果。梦幻般的舞台,具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拍摄出的图片呈现除了近乎看动画一样的视觉体验,令我震惊且欣喜。

全剧一共分两段进行演出。在每年一度的杰利可猫家族庆典上,领袖猫要选择一只猫,送到九重天上获得新生。每一只猫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用歌舞来描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被选中获得重生。整个故事以流浪在外的曾经的魅力猫格里泽贝拉所唱的一曲《Memory》贯穿,该曲以忧伤的情调和动人心弦的旋律,表现了思归的格里泽贝拉回忆了她离开杰里柯猫族外出闯荡,经历了各种艰难遭遇和人生痛苦,昔日美好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夕阳黄昏,对家乡和亲人的眷眷思念与渴望,都在歌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

当歌声从演员的口中传出来之后,全场情不自禁地都鼓起了掌,真的是美到毫无瑕疵。全剧共有36只猫,其中舞蹈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风格奔放,活力四射。为了表现猫的不同地位和性格特征,他们的化装也是各式各样,形态各异,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形象逼真。虽是猫的服饰,但服装却没雷同的,最难得的是表情和肢体语言,丰富多彩,舞台上人人都把自己当作猫了,表情各异,但都有猫的慵懒,眼睛不大睁得开,一睁开又精光四射,吓人一跳。动作轻捷,配合小心谨慎的一副“猫容”,真如脚踩肉垫,无声无息。

这群各不相同并被拟人化了的猫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纵是猫性十足,亦然充满人性,直抵内心。最为感动的一幕是魅力猫敢于面对自己以往的骄傲不羁和现在的落魄孤独,坦诚的说出自己在洗尽铅华的同时,想获得重生的心声。最终,也是因为她的坦诚、直白、敢于披露自己,感动了大家,获得了这个唯一的机会。   

试想,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敢于面对自己丑陋的一面,敢于坦诚的说出自己的需要呢,太多的执着信念、太多的顾虑、太多的在乎别人的看法,让我们已经不敢说出自己的需要,并勇于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

《猫》的世界浓缩了人类社会,《猫》的故事是一个现代寓言,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应有尽有。

剧终,随着人流慢慢走出场馆,大家都很安静,像午夜的猫一样,时而听到有人哼唱着“Memory”。